WELCOME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快讯>>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参观安吉余村:在绿水青山间感悟红色基因与时代脉动

2025年07月01日 22:08  点击:[]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深化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和利用,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怀着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寻之心,我们走进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安吉县的余村——这座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闻名遐迩的红色基地。在这里,我们不仅目睹了生态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感受到红色基因如何赋能绿色发展,引领中国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185EE9

溯源:从“矿山疮疤”到“生态明珠”的红色觉醒

余村的蜕变史,是一部中国乡村在党的领导下破旧立新、浴火重生的奋斗史诗。20世纪末,余村依托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发展“石头经济”,虽实现短期经济增长,却付出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粉尘蔽日的沉重代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2005年8月15日考察余村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迷茫中的余村指明了转型方向。

在党支部的坚强引领下,余村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矿山、水泥厂,拆除污染企业。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党员干部带头签订退矿协议,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组建生态保护先锋队巡山护林。正如村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所昭示的,这种“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抉择,本质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践行,是红色政权为人民谋福祉的生动写照。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余村,昔日的矿山已变为郁郁苍苍的竹海,废弃的厂房蜕身为“两山”理论纪念馆。馆内陈列的老照片、生产工具与转型规划图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不仅是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更是和平时期敢于革新、勇于担当的政治本色。余村的生态觉醒,正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鲜活注脚。

实践:红色引领下的绿色发展范式

28230

余村的成功,在于将红色党建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构建起“党建+生态+产业+乡村治理”的协同发展模式。走进余村文化礼堂,“党员家庭户”标识格外醒目。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先锋示范林”,党组织将生态保护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这种将红色治理体系嵌入生态建设的创新实践,使“两山”理念从理论转化为千百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产业升级层面,余村以红色旅游为引擎,打造“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产业链。竹林碳汇交易、安吉白茶品牌运营、乡村民宿集群等一系列绿色经济形态蓬勃兴起。数据显示,2022年余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6.8万元,较2005年增长近10倍。更具启示意义的是,余村成立“两山”旅游发展公司,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让村民共享生态红利,实现从“美环境”到“富百姓”的跨越。这种“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模式,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漫步余村街巷,青瓦白墙的民居与潺潺溪流相映成趣,智慧安防系统与垃圾分类设施彰显现代气息。村规民约中“生态护村”条款与党员承诺墙交相辉映,传统乡土文化与红色治理文化深度融合。这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重要论断,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独特魅力。

启示: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的深度融合

余村的发展奇迹,为我们理解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三维启示:

政治维度:坚守“两个维护”的实践自觉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本质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践行。余村的每一处变迁、每一项成就,都生动诠释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转化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理论维度:深化“两山”理念的学思践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创新成果。余村通过林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等实践,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证明了生态产品的资本属性与社会属性可以辩证统一。这为破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困局提供了中国智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伟力。

时代维度:激发“强国复兴有我们”的使命担当

余村的党员干部用20年时间将“两山”蓝图变为现实,靠的是“功成不必在我们,功成必定有我们”的境界情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青年一代当以余村人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主战场淬炼品格、增长才干,用青春和汗水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们”的时代答卷。

结语:让红色基因在绿色沃土上永续传承

离开余村时,暮色中的竹海泛起层层碧浪,“两山”石碑在晚霞中愈发厚重。这片曾因“红色觉醒”改天换地的土地,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余村的实践证明:红色基因是激活绿色发展的“金钥匙”,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指南针”。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我们当以余村为镜,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血脉在守护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征程中代代相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从“矿山废墟”到“生态绿洲”,从“发展困惑”到“中国样板”,余村的蜕变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缩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生动彰显。当我们在余村的绿水青山间触摸历史、展望未来,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华丽转身,更是一个政党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或许就是红色基地的永恒魅力——它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信仰点亮未来,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都能在精神的洗礼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准前行的方向。

undefined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