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7月1日,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师生在为期15天的珠三角设计考察期间,不仅深入产业一线汲取专业养分,更精心策划并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建教育活动。师生们将课堂延伸至红色热土与改革前沿,通过走访教育基地、体验非遗技艺、感悟时代精神,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化课程思政内涵,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激发创新报国热情。
本次考察足迹遍布广州、佛山、深圳三地,师生们深入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场馆与场所进行学习与体验,前往了广州永庆坊、广州文化馆新馆、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深圳华强北博物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大业设计公司、博斯纵横设计公司等。
师生们沉浸式参观了“红色印记·匠心传承”岭南非遗特展。在饱含深情的广绣革命题材作品《红棉傲骨》前,聆听革命年代艺人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讴歌英雄、鼓舞斗志的感人故事;在精美绝伦的广彩瓷器展区,那些描绘井冈山会师、南湖红船等历史场景的作品,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承载时代精神的非凡力量。考察了多家将岭南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文创店铺,直观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表达与生命力。也亲身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招丝(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在非遗传承老师的示范讲解下,从錾刻的力度到焊接的精准,从图案的寓意到形态的塑造,近距离感受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核。在深圳华强北博物馆这里生动再现了“中国电子第一街”从无到有、从“三来一补”到“创新之都”核心引擎的传奇历程。通过大量实物展品、场景复原和多媒体互动,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华强北创业者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拓荒精神,以及一代代技术工人在党的政策引领下,推动中国电子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艰苦卓绝奋斗史。那些布满元件的旧电路板、早期的“大哥大”、再到最新的国产芯片,串联起的不仅是一部产业进化史,更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缩影。同时也重点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气势磅礴的影像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数据图表,全景式展现了广东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立潮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通过这次考察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红色基因与匠心传承的融合力量,通过岭南非遗中的红色主题作品和非遗技艺(如佛山招丝)的深度体验,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工艺不仅是技艺的载体,更是传递革命精神、讴歌时代、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统一。也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精神的时代感召,华强北的创业奋斗史和“大潮起珠江”展览所展现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拓荒精神与创新魄力。大家深刻领悟到,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政策指引下,中国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实现从追赶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在永庆坊的文创考察、华强北的产业变迁以及改革开放成就的震撼展示中,师生们深化了对设计本质属性的认识——设计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如高质量发展、“双区”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将考察中感受到的科技前沿、产业趋势和创新活力,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设计解决方案。岭南深厚的文化底蕴、非遗技艺的巧夺天工、深圳澎湃的创新活力,共同激发了师生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大家认识到,优秀的设计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拥抱时代精神与前沿科技。

本次珠三角设计考察,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拓展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大课和党性教育课。学院有效探索了“党建+专业”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师生们在岭南大地的文化沃土中汲取养分,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澎湃活力中激发灵感,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淬炼初心使命。活动显著强化了同学们作为新时代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考察中收获的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融入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努力设计出更多彰显中国气派、蕴含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求的优秀产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设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