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是无声的雕刻家,在河北地质大学本部里,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历史的回响,一草一木都记录着青春的故事。为传承校园文化底蕴,唤起师生校友的情感共鸣,艺术学院于4月27日——5月10日之间特举办“拾忆老校区,镜藏岁月情”摄影大赛,诚邀学院全体同学用镜头捕捉老校区的独特魅力,让凝固的光影成为永恒的记忆载体。
活动筹备期,学院围绕“情感共鸣”与“文化传播”双主线展开工作。通过学院官方平台发布活动海报与图文推文,以老校区历史影像为引,唤醒师生对校园生活的集体记忆;同时通过线下宣讲与创作分享会,向参赛者解读拍摄主题,引导其从建筑肌理、生活场景、人文细节等维度挖掘老校区的独特魅力,鼓励以多元视角呈现“时光中的校园”。
创作周期内,参赛者深入老校区各处,将镜头对准承载历史印记的教学楼群、镌刻岁月痕迹的老校门、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角落。有人用长焦捕捉建筑轮廓与光影交织的韵律,有人以微距镜头记录旧物表面的斑驳纹理,有人通过抓拍定格师生互动的生动瞬间,亦有人在晨昏时分用慢门技法凝固自然景观的诗意变迁。镜头之下,老校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参赛者以影像为笔,在构图与光影的交织中书写对校园的眷恋与思考。
作品收集阶段,学院建立标准化流程,确保创作成果有序汇聚。所有参赛作品经初步筛选后,进入专业评审环节。评审组从主题契合度、视觉表现力、情感传递力等维度综合考量,甄选出兼具艺术性与纪实性的优秀作品。最终,数幅佳作脱颖而出,既有展现建筑美学的光影之作,也有记录校园日常的温情瞬间,更有聚焦历史物件的叙事性组图,共同构成老校区的“时光影像志”。


活动后期,学院通过校园公众号开设“影像记忆”专题板块,对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展览,配以创作者的文字自述,让观者透过镜头感受拍摄背后的故事与情怀。活动结束后将有效参与名单及对应学分奖励,以肯定其在校园文化传承中的参与价值。这场以影像为媒介的文化实践,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回望历史的窗口,更以艺术创作的形式激发了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让老校区的人文底蕴在光影流转中得以延续与升华。
从筹备时的情怀动员,到创作中的专注记录,再到展示时的情感共振,本次摄影大赛不仅是一次影像创作的集结,更是一场关于校园记忆的集体对话。当镜头对准老校区的瞬间,时光的碎片被重新拼接,那些曾被日常忽略的美好,在影像中成为永不褪色的文化坐标,持续照亮校园文化传承的前行之路。
拾忆老校区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如下:

部分一等奖、二等奖优秀作品展示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