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快讯>>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艺术学院成功举办“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网络文化节

2025年07月10日 14:49  点击:[]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程”的具体要求,加强专业实践,艺术学院影视22级于2025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成功举办作品征集活动。本次活动以“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作品类型包括微视频和音频两种类别,参赛作品,充分展现青年学子用新媒体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创造力。现对优秀精品力作进行展示与分享。

微视频1:《汲取精神力量 共筑强国梦想:西柏坡精神》

作者:王艺

作品简介:本作品通过回顾西柏坡精神和中共中央西柏坡旧址、周恩来同志旧居的红色故事,引导大学生铭记革命初心,传承优良传统,增强网络素养,自觉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建设,争做理性、文明、担当的新时代校园好网民,共同汇聚青春正能量,携手奋进教育强国新征程。

微视频2:《局中局》

作者:赵德珏、李卓洋、孙微谨、赵宇涵

作品简介: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交替展现两个骗子下棋的对话和年轻人陷入游戏诈骗的过程,通过两者对比展现诈骗陷阱,以此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远离“好事”发生,远离电子诈骗,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守好心里的防线,远离那些不请自来的“好运”,才是对生活最踏实的守护。

微视频3:《田野中盛放的青春》

作者:康晓静、胡梓涵

作品简介:在泥土芬芳的田野间,一群来自科技小院的大学生,带着知识与热忱扎进乡村。他们手把手教村民培育阳光玫瑰,从修剪枝叶到科学管护,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当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不仅结出了丰收的甜蜜,更绽放着青春在乡土间扎根生长的力量。这是他们用智慧浇灌土地,用理想点亮乡村的故事。

微视频4:《吾辈青春当如是》

作者:赵家畅

作品简介:本作品旨在唤醒当代青年的爱国热忱与责任担当,以高克谦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镜鉴。演讲将聚焦这位20岁燕赵英烈如何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从书本中觉醒,在抗争中成长,最终为民族解放事业燃尽青春。高克谦用生命证明,真正的青春在于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前途,在于为崇高理想无畏牺牲。结尾将升华主题,号召听众思考:在和平年代,如何传承那份“把青春碾作火种”的精神,让高克谦烈士在刑场上从容的微笑和“红旗即归家”的深情告白,化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永恒光辉。激发共鸣,点燃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与报国志。

微视频5:《瞻仰英烈碑文,砥砺前进征程》

作者:李祉涵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瞻仰英烈碑文,砥砺前进征程为核心,激励当代年轻人奋发有为。1906年,高克谦出生于河北无极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生时代的他目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在进步思想的感召下,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青春与热血熔铸进民族解放的事业。1925年,年仅19岁的他担任正定地方党组织负责人,面对列强的经济掠夺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他毅然站在斗争最前线。本作品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一位青年革命者为理想献身的赤诚,让这份跨越时空的信仰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音频1:《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征程》

作者:李祉涵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赓续红色血脉,英烈的精神不朽为核心,进而激励当代年轻人奋发有为。通过三重维度展开深刻诠释:其一,生命的不朽。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理想献身的身影,虽肉体消逝,却以精神基因的形式融入民族血脉;其二,信仰的不朽。从战火纷飞中的呐喊到和平年代的坚守,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始终如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其三,记忆的不朽。作品以细腻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让泛黄的老照片、褪色的军功章、无声的纪念碑都成为会说话的见证者,提醒人们铭记来路,进而激励当代年轻人。

在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中,艺术学院影视系学子以青春之笔描绘时代画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用年轻语态传承文化基因、用创新表达诠释中国精神的使命担当,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艺术+思政”育人模式,让青年创作者真正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中国声音的积极传播者。

关闭